Website logo

'The Pursuit of Wisdom' Public Lecture Series - Prof. LAM Hon-ming

1 April 2019

‘Our technology in the laboratory is very advanced, but we cannot ignor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e farmers on the land... As human beings, we have to become modest when facing the power of nature.’

Prof. Lam Hon-ming is a pioneer in improving the genetic make-up of soybean to help alleviate the looming problems in world food supply and security. He has decoded the genomes of wild and cultivated soybeans to breed the varieties that thrive in adverse environments. After years of study, he realises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go against nature by means of human force. As an alumnus of New Asia College, he believes humanity is the keyword when we deal with the power of nature.

Prof. Lam’s work has taken him to some of the most poorly endowed regions in China, South Africa, Argentina and other places. Prof. Lam spoke on the topic “Soybean Research: A Journey from Laboratory to Field” in the third lecture of “The Pursuit of Wisdom” Public Lecture Series on 1 April 2019. The lecture drew over 200 CUHK staff members and students, alumni,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members of the public. Professor Lam talked about his experiences and achievements in his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e had a fruitful discussion with the moderators and also took questions from the audience.


 

Prof. LAM's article published in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hinese version only)

大豆奇遇三部曲——這是大豆科研隊伍的航行(撰文:林漢明教授)

荳品廠的豆腐與豆漿、「開門七件事」之一的豉油、日式料理中的枝豆、味噌與納豆等……上述食品全都來自同一種含豐富蛋白質的豆科植物,且同時是筆者20多年的主要研究對象——大豆。

大豆其實不只是食品,它同時可用於畜牧業飼料、醫藥和工業原料、以及生物柴油等。科學家更關心大豆的共生固氮能力,它能吸收空氣中的氮並轉化為有機物,減少因大量使用氮肥而產生的污染。筆者的主要工作便是從大豆基因組研究出發,培植能夠適應惡劣環境的大豆品種,再將技術帶到鹽鹼和乾旱土地,藉此增加農產,同時改善當地土壤條件。

  • 中大林漢明教授以「大豆研究:一段從實驗室到農田科研之旅」為題,主講第三場「智慧的探索」公開講座系列。

第一部:大豆回家

故事緣起於20年的一個承諾……

大豆源自約5,000 年前的中國,經航運傳至美洲,並在當地茁壯成長,反過來成為今天中國最主要的進口農產品。筆者在1997年回到母校中大任教後,結識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邵桂花研究員,她畢生從事中國大豆耐鹽的田間實驗工作,惜受年齡和當年實驗條件所限,始終無法獲得大豆耐鹽基因。我接手大豆研究工作時,承諾會完成她未圓的心願,更將項目定名為「大豆回家」,意即將高水平大豆研究帶回它的故鄉。

大豆可分為「野生大豆 (Glycine soja)」及「栽培大豆(Glycine max)」兩種。儘管兩者同源,惟野生品種生長於自然環境,保留了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至於栽培品種則在農田栽種,長期受農民悉心照顧,久之被馴化成農作物,喪失許多耐逆基因。所有生命現象皆受基因控制,因此基因組多樣性決定生物多樣性。筆者的研究工作,便要證實野生大豆擁有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增加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

我們的團隊在2010年完成31個野生及栽培大豆品種的全基因組測序,揭示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在基因組上的差異,獲《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雜誌刊登為封面故事。連同我們的研究在內,當年尚有另外兩篇美國及韓國團隊的重要研究論文發表,成為日後大豆基因組研究的基礎。我們亦首次將中國大豆研究,推向世界前沿,實現「大豆回家」。

  • 講座吸引超過200名嘉賓出席,全場氣氛熱烈。

第二部:從實驗室到農田

儘管手執基因密碼,但始終屬象牙塔內的數字遊戲。我認為科學知識的最終目標應要落地應用,於是改變研究重點,着力將基因組數據解讀成有應用價值的資訊。在2014年,我們成功獲得野生大豆耐鹽基因,兌現當年對邵教授的承諾,同時為田間應用邁進一大步,成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ations)雜誌上發表。

利用這項基礎科學成果,我們與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張國宏研究員合作,着手進行基因籂選,找出含有耐鹽基因的大豆品種,並在乾旱土地測試田間表現。最後成功培育出三個新耐逆大豆品種,供西北地區農民使用,成功從實驗室走到農田。

  • 林漢明教授與中大校友郭志仁先生(左)及學生李家樂小姐(右)交流。

第三部:從中國到世界

香港是國際城市,我們的科研亦應面向世界。團隊最近剛完成全球首個高質量野生大豆參考基因組,成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ations)雜誌上發表,補充了以往只依賴栽培大豆參考基因組的不足。參考基因組好像一把尺,給其他大豆研究提供一個標準。科學無疆界,我們期待這項成果能為世界大豆基因研究提供重要訊息,為大豆改良和應用帶來突破,俾益可持續農業發展。

很高興我們的大豆品種已在中國西北落地生根。筆者亦成功與南非等發展中國家建立合作關係,讓香港的大豆科研從中國走向世界舞台。

  • 講座結束後,林教授特別與參加講座的中學生合照留念。

承傳

正如其他科研項目,大豆研究是依靠不同世的科研人員鍥而不捨的努力。從實驗室到農田,從中國到世界,從科研到教育,我們要承傳的,不單是自然科學的知識,還有人文科學的價值。種植的工作和育人的工作,都需要汗水的灌溉和不懈的耕耘。收獲有時、迷惘有時、喜樂有時、沮喪有時。但當我們能站到更高的位置來觀察,將會看見更廣闊的天空。或許陶淵明的詩更能表達筆者的心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原文於2019年4月19日《信報》教育版刊登


 

[ Full Lecture Video Recap ]

[ Photo Album ]

[ Press Release ]

[ More Public Lectures ]